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黄灵灵)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以下简称“深圳金融监管局”)公示了一份名单,553家企业未经批准使用“金融控股”等字样被集中点名,并被要求自公示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相关整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严把金融准入关口
深圳金融监管局强调,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必须持牌经营。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登记为金融控股公司,不得在公司名称中使用“金融控股”“金融集团”字样。
为什么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市场准入管理?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市场准入管理主要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往往规模大、业务多元化、关联度较高,跨机构、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实施市场准入予以规范。
同时,设立明确的行政许可,是对金融控股公司依法监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全方位推动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规开展经营,防范风险交叉传染。此外,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市场准入管理体现了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和依法准入的监管理念,符合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深圳金融监管局指出,为严把金融准入关口,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源头管控,会同各相关部门对辖内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排,经综合研判,认定辖内一批未经批准使用“金融控股”“金融集团”等字样及名称中含有“金控”字样的经营主体名单,向社会进行公示。
公示名单中包括深圳市中融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控实业有限公司、深圳银盛金融集团等553家公司。其中,有100余家公司经营主体名称中包含“前海”字样。
3个月内需完成相关整改
深圳金融监管局表示,根据有关监管要求,名单中各经营主体需自公示之日起3个月内,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销或变更名称、业务范围,确保名称和业务范围中不包含“金融控股”“金融集团”“金控”和其他未经许可的金融类字样,并对未到期债权债务作出明确安排。
对名单中未按期主动注销或变更名称、业务范围的经营主体,深圳金融监管局将联合各相关部门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经营主体,可在公示之日起1个月内主动与深圳金融监管局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逾期视同无异议。
深圳金融监管局提请公众提高警惕,加强甄别,注意核实涉金融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切实维护自身利益。如发现公示中的经营主体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深圳金融监管局或相应的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转载请注明:财经解码网 » 经济 » 未经批准使用“金融控股”等字样 553家企业被监管集中点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