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联合主办的中国财政政策论坛(总第23期)召开,多位专家聚焦“十五五”时期财政政策方向、税收制度优化路径及支出结构调整等议题展开研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财政系副主任张鹤建议,优化税制结构,提升税收征管数字化与精细化水平;规范税收优惠制度,建立时效与评估机制;增强地方税权,调整增值税分享比例与消费税征收环节;提高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纳税遵从度;完善国有企业收益上缴机制;调整政府债务结构,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并优化期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认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其可持续性直接保障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发挥,同时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她认为,改革需坚持系统性、综合性与科学性。要强化政策统筹,促进产业、贸易、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形成合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同时,优化财政收支管理,通过提升支出效率缓解税收压力;聚焦核心改革领域,完善地方税与直接税体系,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平衡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并促进税收与各种财政工具的有效协调,确保宏观税负合理,财政管理科学,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辽宁大学政府债务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税收研究院院长赵桂芝表示,“十五五”时期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依托,又是民生保障的“安全阀”,还能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建立“防火墙”,更是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她建议,保持合理宏观税负水平;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效果评估和及时退出机制;拓展新税源,重点关注数字经济、跨境收益等新兴领域;优化财政体制,增强地方自主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顶层设计,进行多维联动,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对于“十五五”时期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财政系主任蔡萌建议,在继续提升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同时,着力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更倾向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投入力度,健全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再分配政策的调节作用。
转载请注明:财经解码网 » 经济 » 专家热议“十五五”时期财政可持续发展 建议优化财政收支管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