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新时代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探析

2025月10月23日 75219浏览

  作者: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樊华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新时代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探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提到“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高等学校、体育、医药等领域的腐败”。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新时代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探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提升软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物质保障的重要举措。学术界对软实力的研究并不鲜见,研究客体范畴从国家、政党到企业微观层面均有涉及,但现有的研究探讨中,把廉洁文化作为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文旨在基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把握国有企业廉洁文化的特性,探讨建设提升的理论路径,对国有企业落实党中央要求,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一些启发。

  软实力与廉洁文化的内涵及关系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他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构筑一种情势的能力,借助于这种情势,这个国家使其他国家以与其倾向和利益相一致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的倾向,界定本国的利益,这种能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软实力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相关学术研究屡见不鲜。由于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不仅是软实力的基础要素,也是构成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很多学者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常常将“软实力”作为“文化软实力”来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认为,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是贯穿软实力的灵魂,是维系软实力的经纬:所谓“灵魂”,是指文化决定着软实力的发展方向、发展宗旨;所谓“经纬”,是指文化贯穿到软实力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维系软实力的体系框架。

  (二)廉洁文化是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特色优势

  从文化视角看,廉洁文化是“廉洁”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关于廉洁的思想理论、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要素的文化总和,体现了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无论是在政府还是社会,反腐倡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监督与制约的诉求,要求执政者为政清廉、廉洁奉公。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不仅事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还关系到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廉洁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直接载体也是文化,良好的廉洁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所能发挥的教育引导、精神凝聚、价值评价功能,这也是国有企业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特色和优势。

  (三)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廉洁文化建设,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等行动措施,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丰沃的土壤环境。

  一是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吸取传统文化的宝贵经验,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净化社会不良风气,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拒腐抗变的能力。

  二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具有说服力的震慑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从“呈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通过对腐败分子的严厉惩戒,在党内和社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有效引导舆论,为一体推进“三不腐”创造了良好的廉洁文化环境。

  三是强化制度体系建设,为廉洁文化提供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陆续出台或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以党章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党纪党规的震慑力,引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纪律规矩保持敬畏之心,进而形成追求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时代以来,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较之以往更加明确、具体、严格,党纪党规之网织得更加严密,通过重点建设党内廉洁,彰显全党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品格,从而带动全社会廉洁文化的形成。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廉洁文化特性

  从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来看,软实力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以及文化、思想、学术研究等内部环境综合作用下生成和发展的。从作用的范畴看,软实力主要以文化为价值载体,为客观实体提供思想智慧、精神动力,从而产生文化感召力、价值吸引力和说服力。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出发,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既有其他文化软实力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具有继承性,这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洁观念,如《晏子春秋·问下四》中记载的“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管子·牧民》中的“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在与腐败现象作斗争,从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党的廉洁建设放在了关乎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

  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具有批判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批判性的哲学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廉洁思想理论天生带有批判性,总是要不断超越“实然”,走向一种更好的“应然”。

  三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面临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斗争问题不尽相同,在廉洁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总结一百多年来的奋斗经验,提出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宝贵经验,赋予廉洁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答案。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思想,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把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心灵,转化为廉洁自律的内在动力。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立场观点出发,无产阶级政权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应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廉洁奉公意识,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出发,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这也是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二)创新发展廉洁文化的时代内涵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既注重不断丰富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又坚持不断升华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价值,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

  廉洁文化具有权力的指向性,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培育具有聚合引领作用。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既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继承传统廉洁文化的精神命脉,如崇德尚廉、廉为政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思想精华,又要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彰显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色,如与先进生产力、改革创新等时代精神紧密联系,不断赋予廉洁文化现代的表达形式。

  面对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才能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三)丰富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载体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运用好各类资源,综合把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体的时代特点,充分发挥多元化载体的传播功能,创造健康廉洁的文化环境。基于文化的价值性、传播性、吸引性等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廉洁文化培训。在党员干部培训等培训体系中增加廉洁教育内容的比重,选取具有历史底蕴与时代感的教育素材,丰富廉政教育内容,尤其要加强对“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廉洁教育。坚持党政班子成员讲廉政党课与邀请专家学者讲廉政讲座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学习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国内外廉政建设经验以及党规法纪制度,加强廉政意识、法治意识。

  二是创新廉洁文化教育手段。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运用远程教育、微博、微信、企业微信群等现代化载体手段,把廉洁文化建在网络,突破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调动广大党员与群众积极参与互动,共享教育资源,逐步探索“互联网+”时代的反腐倡廉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好周边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展馆,举办廉政文化展、书画展等,宣传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先进典型,引导树立尚廉、崇廉的文化氛围。

  三是拓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通过反面典型警示案例、专题宣传片、走进法庭,旁听典型案件的开庭审理、公开宣判,制作廉政教育警示录音像制品,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以反面典型鞭策党员、干部、职工廉洁用权、廉洁从业,起到警醒和心理震慑作用,提高思廉、守廉、崇廉的自觉性和廉洁自律意识,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底线。

  四是重视家风文化助廉作用。家风联结着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亦密切联系着党风政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要关注党员干部的家庭道德、家规、家训,重视家庭的教育提醒作用。把廉洁文化和廉洁教育与家庭美德教育、评选文明家庭活动相结合,开展廉政文化、家风家规家训、廉政亲情寄语等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党员干部的家庭成员参与其中,促进廉洁文化进家庭,一方面督促党员干部严把家庭廉政关,另一方面通过家庭成员为党员干部打好廉洁“预防针”。

  综上所述,党中央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和党内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为党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国有企业廉洁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提高自身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符合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诉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