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科创文化双驱动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2025月11月22日 80686浏览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强国战略纵深推进,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助推器’,正肩负着‘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的双重时代使命。”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科创文化双驱动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李剑锋表示,南京证券通过精准锚定科技与文化的协同逻辑,创新性提出“科创文化”建设思路,以“科技引领、文化铸魂”为核心理念,从组织建设、产学研融合、业技融合三个维度持续发力,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助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大局。

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科创文化双驱动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战略构建:明势知变锚定融合方向

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科创文化双驱动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金融科技正深刻重塑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生态。“我们深刻感受到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双向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从交易系统到客户服务,从风险管理到运营效率,科技已成为券商生存发展的基础设施。”李剑锋表示。

  与此同时,随着文化强国建设加快推进,证券行业“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文化从口号式宣传转变为驱动业务发展、凝聚团队合力的内在引擎。“我们认识到,单纯技术投入易陷入‘重基建、轻生态’误区,脱离科技支撑的文化建设则动力不足。”李剑锋表示,为此,南京证券精准锚定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的协同逻辑,以科技为载体、文化为内核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创新性提出企业“科创文化”建设思路。

  南京证券依据《南京市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双创双提升”实施方案》,由江苏省劳模、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委员江念南领衔创建江念南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启金融科技创新。工作室提出“科技是骨骼,文化是灵魂”观点,强调二者缺一不可。

  李剑锋表示,从政策导向来看,新“国九条”明确要求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应用,金融“五篇大文章”将科技赋能置于核心位置;从行业发展来看,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金融科技已成为券商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抓手,需以“科技+文化”双轨驱动打造创新路径;从客户需求来看,投资者对服务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要求提高,传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需以文化理念引导技术创新方向。

  基于此,南京证券将科创文化定义为“以责任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以协同为支撑、以价值为导向”,明确“科技引领、文化铸魂”核心理念。“此举是顺应行业变革、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李剑锋如是说。

  实践推进:三维驱动构建落地体系

  科创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有具体的载体和路径。李剑锋介绍,近年来,南京证券围绕“组织建设、产学研融合、业技融合”三个维度持续发力,让文化理念融入技术研发、业务创新的各个环节。

  从组织建设层面着手,筑牢科创文化的“人才基石”。“人才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核心载体。”李剑锋表示,南京证券围绕打造专业强、战斗力强的技术团队目标,从“凝聚力、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四个维度搭建培养体系。凝聚力建设方面,南京证券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一个南京证券”思维。执行力培养方面,南京证券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企业作风,要求管理骨干带头担当。同时,通过OKR管理体系明确任务责任人、交付物、时间节点、验收标准,用红黄绿灯预警机制确保执行闭环。学习力提升方面,针对金融科技迭代快的特点,构建了“常态化+场景化”学习体系。创新力激发方面,以敢为人先为导向,鼓励年轻人成为创新主力军。

  从产学研融合维度出发,南京证券不断拓宽科创文化的“开放边界”。“科创文化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融入行业生态。”李剑锋表示,近年来,南京证券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监管单位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在技术攻关方面,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在标准制定方面,牵头制定《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南》行业标准,为行业大数据管理提供规范;在监管协同方面,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所联合申报开源治理课题,提升合规能力,为行业信创工作提供支撑;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南京大学合作开设金融科技实践课程,连续举办多年,累计培养数百名复合型人才。

  从业技融合的维度出发,南京证券充分彰显了科创文化的“价值导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赋能业务发展。”李剑锋表示,南京证券始终坚持“聚焦、匹配、融合”的战略,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一方面,推行ITBP(IT业务合伙人)模式——让技术人员深入总部业务一线,前置了解需求。另一方面,以IT服务台联动分支机构,快速响应基层业务痛点,推出智能客服系统后,客户问题解决时效与满意度大幅提高。

  南京证券还把科技赋能理念延伸到社会责任领域,主动开展行业开源治理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课题,入选中国证券业协会远程培训课程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区域股权市场,落实普惠金融理念;构建“基于宏观风险因子的大类资产配置系统”,为客户提供稳健投资建议,实现业务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从价值跃迁视角来看,科创文化在赋能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双重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能力提升方面,从支持保障向推动引领转变;团队活力提升方面,通过“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价值提升方面,科创文化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有力支撑。

  李剑锋还在南京证券科创文化建设中总结出四点核心体会,即战略锚定是前提,人才激活是核心,开放协同是关键,价值导向是根基。

  战略目标:以科创文化赋能转型与责任担当

  面向“十五五”,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金融科技加速迭代。李剑锋表示,未来南京证券不会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单点突破,而是要立足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把科技基因更深度地融入文化内核,让科创文化成为驱动“数智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动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

  锚定“数智发展战略”顶层设计。要健全公司级数智化战略机制,明确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硬指标,“十五五”期间信息技术投入占比持续提升,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数据治理、信创升级等领域。公司还将科创文化建设纳入数智化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聚焦“客户价值与社会责任双导向”。南京证券将以“客户为中心”,推动技术创新向价值创造转型,发展“AI+”战略,整合数字化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同时,深化社会责任履行,紧扣国家金融强国建设导向,将科创文化与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绑定,创新投融资数字化工具,推动行业形成科技赋能文化、文化引领发展的良好生态。

  夯实“人才与文化双驱动”保障体系。南京证券将持续完善科技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通过定向引进高端人才,搭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推动运维团队转型,放宽年轻技术人才成长容错限度,推行“跨职能轮岗机制”,增强核心人才对科创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面向未来,李剑锋表示:“南京证券将锚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始终坚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底色与金融报国、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拓展公司‘正统、正规、正道’的企业文化内涵,继续以‘科技引领、文化铸魂’为核心理念,以科创文化凝聚发展合力,以科技革新激活文化价值,在赋能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大局中主动担当、贡献力量。”(本专栏由中国证券业协会与中国证券报联合推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